当时间的指针走到2017年,以科技支撑的“新旧动能转换”已在齐鲁大地先行先试,不少地区和企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给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上gps卫星定位系统,再通过wifi实现移动互联,冰冷的机器就“活”了,从而可以改变使用模式,转而以“以租代售”模式,让用户低成本使用;传统纺织厂不仅兼顾家纺主业,还迈进了大健康产业……
在山东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展厅,类似这样脑洞大开的创新技术和应用目不暇接。这是在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传统的工业大省山东出现的产业发展新局面。
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山东省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也折射出科技创新正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旧动能”转换让老树发新芽
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90年代一大批制造企业崛起,2000年后互联网+风口的新业态不断创造着奇迹,2010年至今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添柴加火,加速智能化时代到来。
以往旧有的思维方式被颠覆,传统产业模式也正在被打破。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其核心是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等“四化”。
山东要实现新发展必然要转换动力。“没有源头创新就没有办法支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储林说,山东组织实施了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在多个重点领域取得重大关键技术突破。
在创新方面积极先行先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烟台中集超深水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青岛南车四方crh380a高速动车、潍坊盛瑞传动首款前置前驱8档自动变速器等大批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行业技术领跑者。
在农业领域,“渤海浪仓”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突破盐碱地改良关键技术,改写环渤海盐碱地历史上不能种植小麦的历史。2012年以来,改良盐碱地面积超过100万亩,2016年粮食总产达到5亿公斤,为全国中低产田改造提供了借鉴。
“公司+创客”新模式带来新动能
龙头企业是创新的主力,也是创新的主体。作为山东省“名星”企业的博科控股集团,瞄准源头创新,成立不到2年,就已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2016年,集团整体收入达5亿余元,出口贸易总额1亿余元。
“公司+创客”的“众包”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创客们的积极性,从而让源头创新有了可持续保障。在博科公司董事长甘宜梧看来,“创客就是利润,创客就是新动能,10万创客联合起来,就是一个新华为。”
博科实行内部研发团队创客化,公司研发人员可以创业成立公司,博科企业孵化器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创业团队的创业成果,既服务于博科研发系统,也服务于同行业客户。目前,博科孵化的创客团队达到200多个。
“公司快速发展还得益于省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最重要的在于科技政策宣讲得到落实,使企业真正享受到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甘宜梧告诉记者。
在浪潮集团展厅,专利墙上一张张专利申请书耀眼夺目,讲述着企业40余年以技术创新为本的it征程。2013年,浪潮自主研发的天梭k1系统正式发布,填补了关键应用主机系统国内空白,将中国服务器技术与欧美国家的差距由30年缩短至1-2年,并大大降低了国内用户成本,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0亿元。构筑起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集团类似于电商的数商新生态,以“公司+创客”模式,聚集数据的生产者和应用者,以大数据为双创落地,汇聚了新动能,助力国家新经济发展。
具体而言,这一模式是以浪潮天元数据网库为依托,一方面支撑a创客,从事大数据应用开发;一方面支撑b创客,从事大数据采集,通过创新创业,培育千万“中国数商”。正如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预言:未来3年会出现大规模的数商,而且能超过电商的一定是“数商”。
类似于博科、浪潮这种瞄准产业源头搞创新在山东还有很多。如山东华特磁电3.0t超导磁体、天岳集团高品质半绝缘sic衬底材料规模化生产等关键技术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
大力培育和服务中小微企业
今年5月,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跟踪培育1万家中小微企业,为新旧动能转换增添新生力量。
山东为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李储林介绍说,包括落实国家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小升高”,在研发投入上给予普惠制补贴,建立科技成果风险补偿,发放创新券,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等。
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在融资上给力。山东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建立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制度,积极为中小微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据统计,2016年以专利质押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总额39.57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两位,有效支撑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2016年,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科技板”,首批28家中小微企业成功挂牌,20多家企业已获省股权引导投资基金直投基金支持。
在创业孵化方面,山东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分别达到75家、162家和3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省内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超过12000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5300家。
为了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享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红利,全省采取省市县联动、地方协同的配合机制,形成多方紧密合作,服务于“双创”型中小微科技企业。
创新创业环境日益优化
“新旧动能”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新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重要性日益提高。但是传统产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李储林坦言,新旧动能转换让我们感到有压力。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电解铝产能过剩,这也是山东碰到的问题。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传统产业占比大,接近70%;经济运行质量也还不够高,此外,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还不够强大,营造促进动能转换和产业发展的环境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不可否认,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时,山东有海尔,有海信,有浪潮。但是,随着新的经济形式的发展,类似于阿里巴巴、华为这种大的国际知名企业在山东还没有出现。
李储林直言,在传统产业中,也不能全抛弃旧产能。有句话叫“敲开核桃、一业一策”,要想办法帮助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还有个名词叫“老枝发新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就是要用高新技术来提升传统产业。
压力变动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在加速。目前,山东省建成省级以上高新区21个(国家高新区13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6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1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4家,成为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建成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9个,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建成省级农业高新区1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111个,实现全省涉农县(市、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全覆盖。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7882.97亿元,同比增长16.9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4.69%。“十二五”以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近百个,其中8个达到千亿规模。
(责编:武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