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正确认识非遗、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非遗,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水瑰丽、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累了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为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的通知》精神,云南省文化厅结合实际,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文化扶贫之非遗贡献、传统工艺振兴、研培计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非遗保护工作及社会参与非遗保护情况进行宣传报道,集中展现云南非遗之美,激发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非遗保护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依托互联网,在全社会有效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山川毓秀,景色宜人,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一个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临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国土总面积29459平方千米,辖1市11县,总人口360.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84%,白族人口121.79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民族和谐共荣的乐土。以白族为主体的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壮、藏、布朗、拉祜、阿昌、傣等等十三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大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使大理成为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富集的地区。 2011年3月,大理州被文化部公布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5月,《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文化部批准实施。
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云南、考察大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精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着力构建大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努力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生态区。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区建设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民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坚持生态区整体性保护与民族文化特色保护统筹规划的原则;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协调兼顾的原则;坚持文化生态保护与整体社会“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原则。
紧紧围绕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维护民族民间文化多样性,突出大理地方特色,维护大理地区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构筑大理文化生态保护的社会氛围。延续传统民俗,实现以人为本的保护,构建和巩固具有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空间,加强非物质文化存续环境的保护,推动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振兴传统工艺,培养人才队伍,提高传承群体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近、中、远三期规划建设,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深入人心,氛围浓厚,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非遗融入生活,民众受益,持续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保护传承文化生态系统。
近年来,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成效显著。
立法保护得到加强。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各县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办法。州县各级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协议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度传承工作承诺书》,逐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做到依法依规保护。目前正向州人大建议制定《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大立法保护力度。
白族民居彩绘
保护机构不断完善。2013年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负责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近年来,大理市非遗管理所、巍山、云龙、祥云、弥渡、洱源等县非遗保护中心相继成立,未成立非遗保护中心的其它县,在文化馆设立了非遗专干,基本做到了州县各级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有专职人员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此外,还成立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项目和传承人进行评审,指导保护实践工作。
白族绕三灵
四级名录体系建设持续健全。截至2017年6月,全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91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59项,州级64项,县市级252项;有代表性传承人1269人,其中国家级6人、省级 94 人、州级140 人、县市级 1030 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名列全省第一,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此外还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68位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命名的高级音乐师、舞蹈师、美术师,59位“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
白族扎染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建设扎实推进。全州各县市逐步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资料档案;绕三灵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白族民居彩绘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云义、弥渡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抢救记录工作已完成,即将交付文化部验收;非遗资源的数据库建设不断推进,2013年建成下关沱茶制作技艺数字化博物馆正式上线。2017年6月,大理州非遗数字博物馆建成上线。
石宝山歌会
非遗博物馆、保护传承基地建设初见成效。2016年11月,建成了云南省首家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云龙白族吹吹腔博物馆、周城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近年来相继建成,大理市白族绕三灵、白族大本曲、巍山青云、洱源凤羽、云龙检槽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传统文化保护区展示室建设启动实施;一大理工作站、综合传习展示中心、传习所、传习点为体系的传习基地建设全面铺开,2016年至2018年,计划建成近百个传习基地。获得中央财政经费补助的文化部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涧县彝族跳菜传习展示中心已经启动建设。
汪情银器制作技艺
传承培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传习培训活动,白族吹吹腔、白族大本曲、彝族跳菜、彝族打歌等许多非遗项目传承培训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了更多从业和传承人群参与活动,培养了传承队伍,进一步夯实了非遗传承的社会基础。
白族本主节
积极参加文化部、教育部研培计划。先后选派剑川木雕、白族扎染技艺、白族民居彩绘、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举办的研培学习,通过“培训一人,带动一片”,提升了从业者等传承人群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大理大学公布列为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高校之一,8月28日至9月21日,首期“2017年文化部教育部非遗研培计划大理大学木雕工艺技艺培训班”圆满结业,二三期培训即将开展。
白族大本曲
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全州各县市中小学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学校建立了白族刺绣等展示室,白族霸王鞭等民族舞蹈作为学校的课间操推广,定期有传承人到学校授课传艺,使非遗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区、乡村纷纷组建了民间文艺队,编排了丰富多彩的与结合非遗项目的歌舞表演,推出了白族霸鞭、白族力格高、彝族打歌等广场舞,使非遗走进了群众的生活。
白剧
振兴民族传统工艺,文旅融合,推动非遗文化创业发展。以白族扎染、鹤庆银器、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刺绣、白族布扎等传统工艺项目为切入点和龙头,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创企业等融入大理非遗传承保护,研发具有特色的大理非遗文化产品,支持和引进互联网商业平台,帮助推介销售传统工艺产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白族扎染、下关沱茶、剑川木雕、鹤庆银器、祥云汪情银器等已形成产业化,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或龙头企业。文旅融合发展,推出了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剑川石宝山歌会、弥渡花灯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彝族打歌等许多非遗项目融入旅游项目,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白族扎染博物馆、大理非遗博物馆等成为非遗体验游新亮点;白族布扎、白族瓦猫、鹤庆银器等一大批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衍生品广受游客喜爱;工银融e购大理非遗精品馆建设成上线,互联网+非遗模式拓展了传承发展新渠道。
弥渡民歌
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渐形成。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利用“文化遗产日”、民族传统节日、利用大型文化活动、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等机会,积极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大理电视台、大理广播电台、云南日报、999微大理等各种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60精彩大理人》《迎白州60华诞展非遗保护成果》等形式多样的非遗专题宣传栏目、宣传片、专题报道,大力宣传普及非遗保护知识;使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参与保护非遗积极性明显增强,造有了利于非遗传承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将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不断探索实践,突出大理特色,努力建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来源:大理州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