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据相关报道,iot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引领着市场行情的变化。
智慧城市建设普遍比较“碎片化”,显示不出整体优势和效果。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
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必须有战略思维。
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能源等各方面。智慧城市是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人的自然智能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到组织管理科学方法——系统工程。
过去十多年来,我们经历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以及新型智慧城市的一系列发展演变。可以说,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智慧城市则是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智慧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打个比方,建设数字城市相当于有了“车”、车上有了“货”;车要开动,货要流动,因此必须网络化(无线城市),相当于建设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有了信息高速公路数据才能流动。但高速公路上也会产生各种问题(信息不能高效、有序、可控流动,信息不能共享、出现信息孤岛),必须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这就要建设智慧城市。
因此,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无线城市(网络化)是桥梁或纽带,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
首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难以落地。当前,智慧城市规划不具权威性,随领导更换“翻烧饼”;不具针对性,规划千篇一律;不具可操作性,目标、任务与重点工程均不明确。此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薄弱。各城市对数据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支撑认识还不够,缺少配套的开放共享的政策和机制保障,缺少高水平的能够进行多源数据整合的技术人员,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互操作,孤岛现象严重。
其次,缺乏长期可持续运维运营的机制。目前不少城市还没有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认识不到运维运营机制要长期存在,更没有认识到虽然我们无法设计出能适应未来变化的系统,但可以设计出能适应未来变化的运维运营机制。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普遍比较“碎片化”,显示不出整体优势和效果。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
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必须要有战略思维。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继承性;其次,建立长期存在、统筹协调的运维运营机制至关重要;第三,应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三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五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最后还要解决“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问题,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
而具体到智慧城市的实际建设层面,还应采取如下思路:
一是以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探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最佳路径,创新技术架构、体制机制、建设运营模式,保证长期可持续升级发展;
二是以智能感知、多源融合、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智能服务为指导,探索构建时空大数据平台的技术体制,充分发挥其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大脑”作用;
三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和天空海一体智能感知技术为支撑,探索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机”智能融合式时空大数据融合、分析、挖掘与可视化技术,以及智能服务技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
四是借鉴吸收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新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和网络空间安全监控体系,保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安全、稳定、可行和高效。